正文 -- 第67章 唐伯虎,白猿门历史
小葱头不甘愿被人说没有文化,听了他的说话后假装啊了几声,仿似遇到了什么令人惊讶的事物一样,但是当想说几句赞扬的话的时候,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在他的记忆里,唐伯虎就是一个色狼,其他的有什么文化贡献他死活都说不出半个字来。
肖云丰笑着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唐伯虎全名叫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这八。。。”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了。
小葱头一拍脑袋说:“我想起来了,这些玉像应该是仿造《王蜀宫妓图》里面的几个美女的,但是我听我表叔说那一幅画好像里面只有四个美女呀?怎么这里是8个呢?又何来八美呢?理应是四美才对呀?”
说到这里肖云丰惊讶地走了上前,声音颤抖地说:“坏了坏了。”
小葱头问:“怎么坏了?是玉像坏了还是我们坏了?”
肖云丰激动地说:“这里的宝藏是比外面传说的还要宝贵千万倍呀!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知道,一般外面传说和真实的历史可是有些差别的,我们一直以来就听说唐伯虎的代表作里面就有一副八美图的,后来他才画了副只有四个美人的图,流传了下来,就像以前的维纳斯像是有两只手的一样,如果谁拥有了原来的版本的话,那么价值可是比原来的艺术品还要高得多呀,我说的坏了是说这里已经被西宫的人打探到了,他们来了个2流的角色我们就元气大伤了,如果再来几个这样的人物的话,那么我们可就保不住这里的东西了,他们西宫的人最是贪钱,这样我们的无价国宝就要流落到外国的博物馆去了,那么我们就成为了千古罪人了!”
小葱头说:“如果我师傅和表叔在就好了。”
这个时候,从天上又飞下来一个人来,他一脚就把其中的一个玉像的头给踩碎了,玉石落了一地。
肖云丰说:“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脚踩去了多少钱?”
那个人高、瘦,他说:“我知道这个东西其实不是很值钱,值钱的东西可在后头呢,西宫要掌管神宫了,你们还是束手就擒吧。”
小葱头看他的怀里抱着一把刀,他说:“你好像不是西宫的人,你是不是杀手?”
那个抱刀的人不顾他们的说话,自顾自地说道:“唐寅的仕女、人物画,大致没有逾越南宋人物画藩篱.尤其是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笔人物画,那种明眸、皓齿、红颜、粉颊……还是南朱院体画的遗风。他的人物画,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出自南宋院体画。如《王蜀宫妓图》,画家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宫女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把宫妓们竞相装扮,斗绿争绯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不愧为唐寅仕女画的优秀之作。另一种是从南宋的院体脱胎而出,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代表作品《秋风纨扇图》以及《李端端图》等,画风由工丽变为简逸高雅。画家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参合使用,使画面富有韵律感。唐寅的人物画,写实功力较强,形象准确而神韵独具,故《明画录》评他的人物画‘在钱舜举下,杜柽(杜堇)居士上’。这里我就知道起码有圈内传说的失传了已久的‘八美图’,我杀死你们的价值就是这一幅‘八美图’。”
小葱头看那个人一脸的清高,身上散发出了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来,和在沙金身边的其他的杀手截然不同,他不禁想起了他在毕月珠家里的时候,有一次听杀手门说到在十大组织里面有一个杀手门派,被人称为白猿派,根据明朝史官查清,从战国时代开始,在辽东深山始终存在着一个刺客组织,关系着三十几位帝王两百多位大臣的死亡,但那是社会阴暗的一面,所以不予记载。在《东厂密件572号》中记载,此辽东刺客组织,所有人均名“白猿”,“赵白猿”刺杀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周白猿”刺杀锦衣中书林润,“林白猿”刺杀海防督臣张经。。。。。。
明朝时代的女真族居于长白山东南,在永乐年间西迁到赫图阿拉山,正是东厂密件中白猿一系刺客的藏身之所,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传说便有白猿一系刺客的参与。
与白猿一系的接触,令努尔哈赤深知他们的危险,女真族建立清朝后,五万大军包围了赫图阿拉山的新宾地带,进行了多次搜山活动,直至烧山,三十五日内新宾山区火势连绵,夜晚亮如白昼。
有江湖术士说此举是造风水,女真人烧旺了祖庭,可有三百年江山。这次军事行动,斩杀了从山中逃下的五十七人,清理火场后,发现了一百二十三具焦尸,白猿一系应该被屠杀干净。
但清朝入关后,最初的几位执政者——皇太极、多耳滚、顺治均暴死,康熙少年时多次被行刺,有了七十余年的平静后,雍正暴死,据说都是白猿一系余孽所为。
乾隆即位后建立了严密的护卫系统,虽然行刺也时有发生,但都不太高明,令女真皇室胆寒的刺客不再出现,据此分析,那烧山余孽已经老得死去,杀雍正是他的最后一击。清朝皇室自此享受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太平。
公元1912年,女真皇室宣布“逊位”,清朝灭亡,中华大地开始了军阀混战的时代,此时又有了名号“白猿”的刺客出现。
1916年6月23日袁世凯逝世。按照古代规矩,只有天子才能主持祭天活动,袁世凯称帝八十三天中,有十一天在天坛进行祭天仪式,对一个六旬老人是极大消耗,群臣均认为他是累死。
袁世凯称帝时采用的是明朝服装,但明朝灭亡三百年,所以挽留了一批清朝宫人作仪仗队。袁世凯的暴死,令这些前清宫人回忆起了清朝初期皇帝的连续死亡,有人怀疑是刺客所为。
国务总理段祺瑞,对袁世凯的尸体进行了检查,周身没有伤口,指甲颜色正常,无中毒迹象。但有一位侍卫,发现袁世凯的左耳孔中有一点白色,挑起来见是棉花,扯出棉花,带出了一截小箭。
原来刺客在箭尾悬上一点棉花,直接射进袁世凯耳中,血被棉花堵住,所以外表看不出来。这个刺杀方式构思巧妙,如果不是贴身射出,就是袁世凯出行时,那时群众都在二十米外,其弓射技巧高明得有点匪疑所思。
袁世凯不是在出游时暴毕,他逝世的地点是在自家的花园。段祺瑞判断,如果刺客是内部人,为了不暴露,一定不会在此时间离开袁府。段祺瑞是军人出身,很早前便从军队挑选体能卓越者,送去学武,学成后作自己的贴身侍卫,他派一个侍卫到袁府中逛了一圈。
侍卫归来后说:“有个厨师举止不同。”
这位厨师是袁世凯称帝后,被招来的,因为会作清廷大宴,但他不是宫人出身,是一位前清老宫人所教——听此汇报,段祺瑞仰头长叹:“袁公也太大意了!”
国民近卫军包围了袁府,厨子被乱枪打死,死后检查尸体,发现他的中指第二指节有一个渠形茧子,正是拉弓的痕迹。
检查厨子的房间,发现了一本名为《灵动子》的书,在下篇刺客训练法中,段祺瑞看到“弓射法”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可以速成,想到不知有多少本书流传在民间,生起极大的恐惧之心。
司马迁《史记》记载,荆柯刺秦王是一个仓促的行动。荆柯迟迟不从燕国启程,是要等待一位真正的刺客,但这位刺客没有到,在燕太子丹的催促下,荆柯只得亲自操刃,作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荆柯刺秦王的事件,令“风萧萧兮逆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唱词流传千古。中国文化重文轻武,认为武者不祥,对文的一面宣扬,对武的一面隐去,这是作史的传统。所以《史记》对荆柯所等的真正刺客,没有交待。
根据一本宋人笔记《秋霜碎语》载录,荆柯所等的人,以“白猿”两字为代号,是战国著名的职业刺客。
白猿为何没有赴约相助荆柯,已不可考,但荆柯刺秦王的事件之后,白猿退入山中,写出一本名《灵动子》的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阐述“弑君”理论,给予刺杀君王的行为以合理性,认为对社会具有调控作用,是天道的一环,下篇讲解训练刺客的方法。此书很快被查抄焚毁。
小葱头眼尖,他看见在刚才那个杀手转身的时候,在他的背部有一只小白猿的图案,栩栩如生。